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聚焦 >> 执法现场
阳泉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深化“一企一警”包保联系机制 护企“警”相随 以法治力量精心厚植营商沃土
发布时间:2024-06-13 16:59       来源:阳泉政法委

11月22日,全省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进会召开,阳泉市公安局郊区分局作为公安机关代表,就深化“一企一警”包保联系机制,创优法治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近日,本报记者走进阳泉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深入了解了当地公安机关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工作。“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就服务保障到哪里,重点项目推进到哪里,警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阳泉市公安局郊区分局紧紧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公安职能作用,在聚力打造“行政效率更高、政务服务更优、市场环境更佳、法治保障更实的一流营商环境”上打头阵、争先锋,以实际行动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推出了以“上门安企、前置惠企、依法护企、疏困助企”为主要内容的“一企一警”包保联系机制。

这一新时代“枫桥经验”企业定制版的推出,精准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需要和困难,充分发挥了公安机关依法保障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用法治力量精心厚植营商沃土,进一步优化了全区营商环境。

嘘寒问暖 主动作为靠前服务

“‘一企一警’顾名思义就是为全区每个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至少确定一名包保民警,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包联服务,通过公安机关主动作为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郊区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文进介绍,郊区分局党委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把“一企一警”作为强作风、办实事、优环境、促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用优化警务服务“小切口”,推进营商环境“大提升”。成立“一企一警”警企联防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委及各警种部门、派出所班子成员为主体,基层派出所党员民警广泛参与,实现“一企一警”全覆盖。

“最近矿上治安状况如何?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困难?”11月27日,荫营派出所副所长程俊峰走进辖区企业询问着,这也是郊区分局每一位联企民警在包联企业问得最多的话。

自2020年8月全面建立“一企一警”包保联系机制以来,郊区分局已有31名联企民警包保34家重点企业、8项重点工程,并在全区6个乡镇设立驻商会警企联络站,每年与区商务局、工商联等部门定期会商,及时更新企业主体名录,公安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一企一警’的推出,实现了警企无缝对接,畅通了警企沟通途径,不仅‘有人问就有人应’,而且通过‘嘘寒问暖’式常态走访,架起了公安机关与企业之间的‘连心桥’。”治安大队大队长王启兵告诉记者,按照分级分时、全天候服务要求,包保企业全部张贴悬挂“一企一警”警企联系点公示牌,分局领导每季度入企进行一次座谈,联企民警每月至少一次入企沟通联系,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检查,每半年举行一次保卫人员业务培训和宣教活动。同时,6家警企联络站由包所局领导和派出所所长任双联络人,定期与商会代表进行交流,通报治安形势,听取意见建议。

“商会现有会员企业36家,时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涉企法律问题,自从有了警企联络站,都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咱派出所的民警还会时不时地来问我们有哪些需求。”阳泉市郊区荫营镇商会会长郑晋贤十分感谢公安机关的主动关心。

精准发力 提升治安管控质效

“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郊区分局的这项机制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感,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大,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在山西省阳泉荫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崔前义介绍该企业与公安机关的联防工作机制时赞许到。

郊区分局以打造郊区最优法治营商环境为总目标,切实破解企业流动人员漏管失管、矛盾纠纷层出不穷、涉企案件易发多发等难题,努力做到“管住人、降发案、化矛盾、优服务”。

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分局根据地理位置和企业分布实际,将全区划分三个区域,建立派出所“两两结对”联动增援机制,对涉企重大案事件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反应、出警、处置,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出警保障。分局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不断壮大群防群治队伍,组建以公安民警为骨干、巡防员为辅助、企业内保人员为补充的警企巡防队,立体式、网格化的防控网络体系让企业治安防控工作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此外,依托“雪亮工程”建设和公共视频资源等,接入企业厂区周边、进出通道、公安区域的视频监控,实现了警企治安联防。

2020年12月,某村村民孙某等人因占地问题阻挠某科技公司正常施工。根据联企民警日常走访掌握的线索,郊区分局抽调专人上案、精准发力,迅速将6名违法嫌疑人依法行政处罚。2021年8月,郊区分局迅速破获高某等5人内外勾结、盗窃旧街乡某煤矿物资案件,在打击震慑的同时,下发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联企民警帮助企业完善监控系统和巡逻制度,提升企业自身安防水平。今年7月,郊区分局破获针对某二手车公司的合同诈骗案2起,追回车辆3部、挽损75万余元……清除“外忧”,强化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严查“内患”,强化企业内部安全防范力度;审慎“包容”,强化企业高管司法救济力度。三年来,郊区分局妥善处置各类涉企警情150余起,及时破获涉企刑事案件40余起,挽回损失1200余万元。

延伸触角 多维度解决实际困难

“企”有所盼,“警”有所应。

工作中,郊区分局民警充分发挥联络、宣传、调解、服务、预警等作用,通过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切实加强企业周边治安防控、严格依法监督管理指导、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及建立领导专项联络机制、警种专门服务机制、属地专人负责机制的“1+1+N”包保责任制,加大各类潜在的风险隐患清理力度,推动项目安稳落地、企业安心发展。

2022年11月,阳泉市万达广场开业,这是阳泉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在万达广场开业前后,郊区分局李家庄派出所主动上门提供安全保卫、人流管控、应急保障等全流程“管家式”服务,并适时启动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用“警察蓝”点亮了企业“平安灯”。

“平常做生意忙,去一趟派出所要耽误一上午,自从警务工作站有了身份证拍照申请一体机,就连办身份证这样的事都用不了几分钟就搞定了。”在阳泉市郊区桃林沟果蔬市场,警务工作站的位置十分醒目。“工作站设有户政服务、交管业务、接警受理3个服务岗位,承担着市场内24小时接处警及日常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巡逻防控等工作。”警务工作站民警梁海龙告诉记者,通过警务工作前移,实现就地接警、快速处置,果蔬市场商户及周边群众的“急难愁盼”得到了及时解决。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三年来,郊区分局共解决企业难题60余件。及时开通办证“绿色通道”全程快办,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项,3项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为辖区用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开设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绿色通道”,简流程、简时间、简材料,上门采集信息、优先快速办理,累计服务140余次,办证160余件。

“一企一警”包保联系机制有效带动和优化了郊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排名全市第一,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总结经验、提炼做法,不断擦亮这一‘阳泉郊区公安’品牌,为全市全区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加快转型发展作出公安机关新的更大贡献!”11月22日,在全省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进会上,徐文进将郊区分局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探索推出的“一企一警”包保联系机制等方面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

这项机制的成功实施为阳泉市公安局郊区分局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例。